考古科学中心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国际考古期刊联合发表曲贡遗址的新年代框架

发布时间:2024-11-02 12:15

 

近日,考古科学中心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联合发表有关西藏新石器时代标尺性遗址曲贡遗址的新年代框架。本文以“The new chronology and material culture of a second millennium BC Neolithic site in the heartland of the Tibetan Plateau: Qugong re-excavated”为题,刊发于考古学期刊“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第一作者为考古科学中心陈心舟助理研究员,合作作者包括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海伦、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李林辉研究馆员,通讯作者为考古科学中心吕红亮教授。


    曲贡遗址是西藏腹心地带为数不多的经过大规模发掘的史前遗址。1990-1992年的发掘揭露了3187.5平方米。遗址分为三期:曲贡文化期、曲贡晚期及石室墓期。该遗址早期遗存的文化面貌独特,陶器群以磨光黑、褐陶及各类几何形纹饰为主。发掘者因此命名了曲贡文化,将其年代断在2000/1750-1500BC左右。这是西藏腹心地带目前见诸报道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遗址。长久以来,曲贡发掘报告中发表的年代和文化遗物都是学术界认识西藏腹地新石器时代遗存最为详实的资料和重要的基点。

    2020年,为配合遗址保护规划工作,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等对曲贡遗址进行了小规模的再次发掘。发掘区紧邻1990-1992年发掘区,两次发掘的地层几乎完全一致,这为碳十四数据的贝叶斯建模以及年代框架的进一步修正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经初步整理,这批资料的文化面貌特征与《拉萨曲贡》报告中所报道的较为一致。

    2020年的发掘获取了7个碳十四测年数据。多年积累的测年数据基本覆盖遗址早期遗存的大多数分布区域。我们结合地层信息,使用OxCal软件建立了贝叶斯模型对碳十四测年数据进行了进一步校准。新的年代模型显示,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划分出的曲贡文化三个主要堆积时期(四层、三层下开口遗迹、三层)的年代差别几乎无法区分。重合度较高的各期年代范围表明,该遗址的曲贡文化堆积可能是在100年以内的时间内快速形成的(1σ:44年 ;2σ:89年)。在新石器人群短暂占据遗址的数百年之后,以石室墓为主要特征的人群才重新在这一山前地带生活。

    本文基于这次新发掘所获资料,使用贝叶斯建模方法,结合新碳十四测年和地层证据,提供了曲贡遗址中的早期遗存——即曲贡文化遗存的新年代框架,该年代框架比传统认为的曲贡文化年代框架更晚、延续时间更短(约1400-1300BC)。曲贡文化年代框架的修正对于认识喜马拉雅地区文化因素的传播与文化互动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新研究表明,曲贡文化的新测年使得其不仅仅明确晚于青藏高原东部出土粟、黍的诸新石器遗址,也晚于南亚西北部具有相似文化因素的诸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本文通过对西藏中部、西部、拉达克、克什米尔、斯瓦特等地公元前第二千纪左右部分陶器因素的详细比较,认为喜马拉雅地区部分文化因素传播可能具有复杂的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