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信息 | 3月6日至3月11日,常怀颖研究员 系列讲座课程

发布时间:2023-03-02 15:48

7.jpg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座课程

讲座内容

第一讲

36 9:10-11:55

《夏商周考古前沿述评》

该讲座将结合近年来的夏商西周时期部分考古新发现与相关科技检测的新成果,以大遗址或都邑性遗址的田野考古发现为中心,讨论夏商周考古中关于年代、布局、性质认定等问题,并对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冷静面对学术问题进行探讨。本次讲座将以禹州瓦店、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广汉三星堆、周原及旬邑西头等遗址的发现为主线,配合近年来若干黄河与长江流域中小型遗址和基建考古的相关新发现进行述评。

 

 

第二讲

37 9:10-11:55

《先秦冶铸遗址学习的二、三体会》

该讲座将以先秦时期冶铸工业的操作链流程为线索,对以郑州商城、西吴壁、洹北商城、殷墟、侯马等遗址为代表的冶铸遗存的空间布局、遗存设施功能等问题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将结合个人经验,介绍冶铸遗址的发掘方法、整理流程、冶铸遗址考古报告阅读方法。

 

 

第三讲

38 19:20-21:55

《先秦之车》

该讲座以先秦时期马车为主要讨论对象,将讨论先秦时期车对于社会的意义、车辆的结构和相应铜、木构件名称与功能,车辆的装饰等问题。该讲座会涉及商代车辆传入,商周之际车器的形制演变与葬车的时代、地域差别问题。

 

 

第四讲

39 19:20-21:55

《考古学视野中中国古代乐制、乐礼起源》

该讲座将以考古材料为线索,从理论和逻辑两个角度去探索中国早期乐制的形成时间和标志。对晚商乐器的组合、礼制的构建进行探索,并对周代乐钟的组合地域差异、人群对象区分等问题进行总结,考察乐制是否真如文献记载的那么有规律。

 

第五讲

310 8:15-11:00

《佑我大邑商——晚商的地方经略与文化多样性及认同》

该讲座主要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以殷墟的考古发现为基础,讨论商代晚期都城的文化多样性。第二个问题,将着重讨论殷墟以西、以北地区同时期青铜文明与商王朝的互动关系。在前两个问题讨论的基础上,试图探讨晚商王朝的地方经略方式与文化认同差异基础上的人群互动。

 

 

第六讲

311 14:00-16:00

《区系类型理论的前十七年——1950-1966年的考古工作规划与实践》

该讲座是对当代中国考古学史中关于全国性考古工作规范化展开与考古学文化关系认定过程的回溯。核心讨论如下几个问题:一、新中国考古工作的规范化与学科设计是如何设置与调整的;二、区系类型理论是何时开始逐渐形成;三、苏秉琦先生的最初设想,形成于何时并是否付诸实践过;四、区系类型是否仅是针对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种方法论;五、同时期考古学界的不同单位和学术个人、学术共同体如何认知遗存的文化多样性。

 

 

讲座信息

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演播厅

 

主讲人:常怀颖

 

 

主讲人介绍:

四川大学学士、硕士,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夏商周研究室副主任,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执行专家组秘书长。

先后参加或主持了重庆云阳李家坝、丝栗包、四川成都金沙、河南安阳殷墟孝民屯、南阳李庄汉墓群、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河北临城补要村、行唐故郡车马坑、涞水张家洼等遗址的发掘;北京大学藏秦简牍室内发掘工作。曾参加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河南正阳闰楼晚商墓地、湖北随州叶家山与文峰塔曾国墓地、四川茂县牟托石棺葬等地出土青铜器范铸工艺的记录、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中国考古学史及铜器范铸工艺研究。

 

主持人:

吕红亮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院长

 

主办方: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