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战伟
发布时间:2023-05-18 14:19
基本信息:杜战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副教授,1985年生于河南沈丘,汉族。
研究方向:新石器时代考古、内陆边地早期文化交流与族群互动、古代玉器等。
教育经历:2005年至2014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系,相继获学士、博士学位。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邮箱:duzhanwei-604@163.com
承担课程:
《中国考古学-1》(新石器时代考古部分)、《田野考古概论》、《田野考古发掘》、《田野考古调查》、《学年论文》、《中国古代玉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触摸过去:考古与人类》、《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文献研读》、《考古学专业实践》、《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实践》、《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实践》
教改项目:
“课堂、田野、项目:学生田野考古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四川大学实验课程教改项目,项目负责人,2016—2017年。
参编教材:
《中国西南考古——新石器时代至西汉》,科学出版社,2020年。(罗二虎、李映福主编)
田野经历:
1.2021年:参加六江流域(岷江上游段)考古调查;参加环青海湖考古调查
2.2020年:参加六江流域(岷江上游段)考古调查
3.2019年:参加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考古发掘;参加湖南省澧县鸡叫城遗址考古发掘;参加青海官亭盆地考古调查
4.2018年:参加湖南省澧县鸡叫城遗址考古钻探;参加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考古发掘
5.2017年:参加青海省民和县鄂家东遗址考古发掘;参加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考古发掘
6.2016年:参加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考古发掘
7.2015年:参加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宝墩遗址考古发掘;参加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考古发掘
8.2014年:参加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考古发掘
9.2012年:参加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尙桥墓地考古发掘
10.2011年:参加甘肃省张掖市西城驿遗址考古发掘;参加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山鹿场遗址考古发掘
11.2010年:参加吉林省白城市洮南永平金代遗址考古发掘
12.2007年:参加辽宁省沈阳市道义郭七遗址考古发掘
主持科研项目:
1.“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发掘报告(2015~201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8—2023年。
2.“长白山地区新石器文化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2016年。
3.“公元前3500—前2000年中国内陆边地文化的区域互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2018年。
4.“青海喇家遗址2018—2019年考古发掘与整理研究”,横向课题,2018—2020年。
5.“青海喇家遗址、鄂家东遗址2017年考古发掘与整理研究”,横向课题,2017—2019年。
6.“青海喇家遗址2016年度考古发掘与整理研究”,横向课题,2016—2017年。
7.“新津县宝墩遗址2015年度考古发掘与研究”,横向课题,2015—2016年。
8.“青海喇家遗址2014年Ⅲ3区考古发掘材料的整理与研究”,横向课题,2015—2016年。
参与科研项目:
1.“青海大通长宁遗址发掘报告”,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点项目,2020—2025年。
2.“青海官亭盆地先秦时期文化遗存的调查和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19—2024年。
3.“中朝中俄邻境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012—2015年。
4.“《新石器时代的东北:文化、生业、社会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7—2020年。
5.“东北汉以前考古学文化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3—2016年。
6.“东北及其邻境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8—2011年。
7.“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2—2014年。
8.“青海官厅盆地早期农业与作物加工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2020年。
学术成果
1.《小珠山上层文化分期与年代研究》,《考古学报》2021年第3期。(杜战伟、赵宾福)
2.《黑吉和辽东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考古学百年史(1921—2021)》,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年。(赵宾福、杜战伟)
3.《关于赵宝沟文化的若干基本问题》,《南方民族考古》第20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年。(独著)
4.《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15~2016年辛店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9年第6期。(杜战伟、王倩倩、于孟洲、杜玮、甄强、马骞、何克洲、范小慧)
5.《论兴隆洼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考古》2019年第3期。(杜战伟、韩斐)
6.《青海民和喇家遗址2017年的发掘与认识》,《边疆考古研究》第25辑,科学出版社,2019年。(杜战伟、汪巩凡、王倩倩、杜玮、甄强、何克洲)
7.《礼州晚段遗存相关问题研究》,《江汉考古》2019年第4期。(杜战伟、李奎)
8.《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公园排水管道建设区域2015年度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9年第4期。(甄强、杜战伟、杜玮、马骞、何克洲)
9.《关于偏堡子文化的几个问题》,《边疆考古研究》第23辑,科学出版社,2018年。(杜战伟、胡品、赵宾福)
10.《新形势下学生田野考古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以四川大学考古专业田野考古实习为例》,《现代交际》2018年第4期。(杜战伟、白彬、于孟洲)
11.《青海省2017年考古工作重要成果:民和鄂家东遗址》,《中国文物报》,2018年。(甄强、杜战伟、王倩倩、何克洲)
12.《小珠山中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边疆考古研究》第21辑,科学出版社,2017年。(杜战伟、赵宾福)
13.《小珠山遗址材料再分析——辽东南部地区新石器文化序列标尺的构建》,《学问》(原《东北史地》)2017年第1期。(杜战伟、苏军强)
14.《喇家遗址齐家文化聚落的考古发现与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于孟洲、王倩倩、杜战伟)
15.《青海民和喇家遗址2015年发掘收获》,《2015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6年。(杜战伟、杜玮、马骞、张启珍)
16.《青海民和喇家遗址2014年发掘收获》,《201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5年。(杜战伟、于孟洲、杜玮、王倩倩)
17.《后洼上层文化的渊源与流向——论辽东地区以刻划纹为标识的水洞下层文化系统》,《北方文物》2014年第1期。(杜战伟、赵宾福、刘伟)
18.《小河西文化检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第1期。(赵宾福、薛振华、杜战伟)
19.《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考古学年鉴·2012》,文物出版社,2013年。(赵宾福、杜战伟)
20.《小珠山下层文化新论》,《中国考古学年会第十五次年会论文集2012》,文物出版社,2013年。(赵宾福、刘伟、杜战伟)
21.《饶河小南山墓葬出土玉器的年代与性质》,《边疆考古研究》第14辑,科学出版社,2013年。(赵宾福、孙明明、杜战伟)
22.《小河沿文化界说》,《北方文物》2013年第1期。(赵宾福、任瑞波、杜战伟)
23.《“富河文化”与赵宝沟文化的地方类型》,《考古》2012年第11期。(赵宾福、刘伟、杜战伟)
24.《太子河上游三种新石器文化的辨识——论本溪地区水洞下层文化、偏堡子文化和北沟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10期。(赵宾福、杜战伟)
25.《新乐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文物》2011年第3期。(赵宾福、杜战伟)
26.《吉林省地下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17年。(赵宾福、杜战伟、郝军军、张博)
荣誉奖励:
1.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1年“李京梅奖教金”科研先进个人(2022年)。
2.四川大学2020年课程思政榜样课程(2021年)。
3.四川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20年)。
4.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珠峰奖教金”教学先进个人(2019年)。
5.四川大学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
6.四川大学2018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2018年)。
7.四川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指导教师(2018年)。
8.四川大学2017年“探究式—小班化”教学质量优秀奖(2018年)。
9.四川大学第二届“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二等奖(2017年)。
10.四川大学“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示范教师称号(2017年)。
11.四川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
12.四川大学2016年“探究式—小班化”教学质量优秀奖(2017年)。
13.四川大学2015—2016学年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一等奖(2016年)。
14.四川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先进实习队”一等奖(排名第3,2016年)。
15.四川大学2015年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2016年)。
16.四川大学“2014—2015学年本科教学先进实习队”一等奖(排名第2,2015年)。
17.四川大学2014年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2015年)。
18.四川大学2014年青年骨干教师(2015年)。
19.2014—2015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
20.“2015年度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掘”,2015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16年)。
21.“2014年度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掘”,2014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15年)。
考古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大学) 版权所有 如有问题和建议请联系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四楼 邮编:610064
Tel:8628-85417695 Fax:8541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