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
发布时间:2022-05-12 14:11
一、课程名:博物馆藏品保护管理
二、课程号:106168020
三、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实验课
四、学时:32(课堂讲授16 、实验16) 学分:2
五、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多媒体教学与实验室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博物馆藏品管理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与相关法规、职业道德;了解导致各类馆藏文物变质的主要原因;学习并初步掌握文物保护领域的传统技术。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结合校博物馆的藏品资源,重点安排学生就藏品的清洁与消毒处理、藏品传拓、装具制作、编目建档、数据库建设以及古代文献书画作品、民族、民俗文物等有机质文物的科学保护进行实验,使学生掌握博物馆藏品保护与管理的系统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本课的藏品保护部分与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互为补充。
六、教材:自编
七、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1.1 藏品概述
1.2 博物馆保藏职能与机构设置
1.3 藏品保管工作程序
1.4 藏品保护与管理的相关学科
1.5 国外藏品保护与管理概况
第二章 入藏
2.1 藏品的搜集
2.2 藏品接收
2.3 藏品鉴选
第三章 藏品登记与编目建档
3.1 藏品登记帐
3.1.1 藏品总登记帐
3.1.2 藏品分类帐
3.2 藏品定级
3.3 藏品分类
3.4 藏品编目、建档
3.4.1 编目卡
3.4.2 藏品档案
3.4.3 文物摄影技术
3.4.4 藏品传拓技术
第四章 藏品库房管理
4.1 库房环境控制
4.2 藏品分类与排架
4.3 藏品装具制作
4.4 藏品出入库管理
第五章 藏品信息数据库建设
5.1 藏品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5.2 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
5.3 藏品信息数据库的应用
第六章 古代文献书画作品保护技术
6.1 文献书画作品的材质特点
6.2 文献书画作品的防霉菌、防蛀
6.3 文献书画作品的清洗
6.4 文献书画作品的脱酸和加固
6.5 文献书画作品揭裱
第七章 民族、民俗文物保护技术
7.1 民族、民俗文物的材质特点
7.2 漆器、竹木器的保护
7.3 皮革品的保护
7.4 织绣品的保护
7.5 骨、牙、角类藏品的保护
第八章 博物馆藏品保管法规
第九章 藏品保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八、主要参考书目
国家文物局编,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手册,1992,群众出版社。
首都博物馆编,文物养护工作手册,2008,文物出版社。
王蕙贞编著,文物保护学,2009,文物出版社。
王成兴、尹慧道主编,文物保护技术, 2005,安徽大学出版社。
周静、许卫红、李林主编,文物保护学基础,2009,四川大学出版社。
马淑琴:《文物霉害的防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马里奥.米凯利、詹长法主编《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编:《文物修复研究》1、2、3辑,北京:民族出版社。
Konstanze Bachmann巴哈曼主编,刘蓝玉翻译《藏品维护手册》,美国史密森机构原版,五观艺术管理策划译制版,2001年。
九、成绩评定
考试成绩50%;实验课程50%。
考古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大学) 版权所有 如有问题和建议请联系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四楼 邮编:610064
Tel:8628-85417695 Fax:8541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