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考古学》

发布时间:2023-04-13 11:07

一、课程名称:实验考古学

二、课程代码:

三、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实验课
 
四、学时:34(课堂讲授18,实验课16) 学分:2学分

五、教学目的及要求:

实验考古的目地在于通过可以控制变量的实验来模拟过去的现象,从中得出在考古学解释中可以模拟的或者加强考古学认识的假设结论。这一研究取向在古代技术方面被公认为最具效用,除此之外,对认知能力、行为系统、乃至社会结构等主题的研究也不无帮助。本课程希望通过石器和玉器的技术研究的讲授,引导学生参与石器打制和玉器切割的实验,加深理解对文物的理解以及有关考古现象的认识,并能够结合微痕分析对有关特征进行判别。

六、教材:教师自编讲义


七、课程大纲

第一讲:实验考古学是什么?(2学时)

1.实验考古学的过去与现在

2.实验考古学的原理与方法

3.实验考古学的与局限

4.实验考古学在中国


第二讲:石器研究史及古代石器原料的获得(2学时)

1.技术史的考古学研究

2.旧石器原料经济策略


第三讲:破裂面的解读与观察(2学时)

1.石器的破裂机制及分析术语

2.石器基本属性的分析与记录

3.石器辨识


第四讲:观看石器打制纪录片(1学时)

Blades and pressure flaking [videorecording] / produced b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xtension Media Center ; written and directed by Clyde B. Smith.Berkeley, C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Extension Center for Media and Independent Learning, [1968]


第五讲:石器打制实验(3时)

1.石料选择

2.剥离石片

3.石屑与石片的统计

4.剥离产品的分类

5.二次加工

6.石器磨制加工


第六讲:石器的类型与操作链(2学时)

1.类型学的类型

2.操作链与动态类型学


第七讲:石器微痕分析(2学时)

1.微痕分析的历史

2.高倍法与低倍法

3.观察标本的预处理

4.设备操作方法


第八讲:石器使用的实验考古(2学时)

1.打制石器分割肉类

2.打制石器的木材加工

3.磨制石器的割草

4.磨制石斧砍树

5.有关变量控制和效率

6.实验记录的要点


第九讲:使用痕的微痕分析(3学时)

1.样品处理

2.观察要点和记录

3.数码成像

4.数码成像的解读

5.盲测


第十讲:微痕分析报告的生成以及考古学解释(2学时)

1.微痕分析实验报告要点

2.考古资料的系络

3.微痕的考古学阐释


第十一讲:玉器导论(2学时)

1.真玉和假玉

2.古玉研究的技术维度

3.玉器的起源

4.中国古代玉器发展


第十二讲:琢玉技术实验(2学时)

1.古代琢制技术的出现

2.琢制工艺在文物上的反映

3.琢制技术实验


第十三讲:玉器切割工艺实验(3学时)

1.线分割技术的实验

2.片切割技术的实验


第十四讲:两种切割方法的微痕对比(3学时)

1.线切割玦口

2.锯切割玦口

3.微痕观察对比


第十五讲:玉器加工旋转机械的观察与复原(2学时)

1.钻孔技术实验

2.技术史上的「转动」:辘轳的考古研究?


第十六讲:石器玉器的专业化生产——作坊考古的要点 (2学时)

1.专业化生产的界定

2.什么是作坊

3.作坊的识别

4.作坊在考古学上的解释 


第十七讲:总结(1学时)

八、主要参考书目:

    James R.Mathieu Experimental Archaeology: Replicating Past Objects, Behaviors, and Processes,2002.BAR.

    Roche, H.; et. al., “Early Hominid Stone Tool Production and Technical Skill 2.34 Myr Ago in West Turkana Kenya,”Nature, Vol. 399 (1999), pp. 57-60.

    Renfrew, C. and Bahn, P.,“How Did They Make and Use Tools? Technology,” Archae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3rd ed. (Thames and Hudson, 2004), pp. 317-334.

    Anderfskey, W. Jr ‘Raw Material Availability and Organization of Technology.’ American Antiquity. 59: 1 (1994), pp. 21-34.

    陈淳:〈旧石器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页293-307。

    沈辰、陈淳:〈微痕研究(低倍法)的探索与实践〉,《考古》2001年第7期,页62-65。

    Hester, T.R., Clark, J., and Bamforth, D.B., “Lithics,” TheOxford Companion to Archae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Oxford Reference Online Internet.

    邓聪、吕红亮、陈玮:〈以今鉴古──玉石切割实验考古〉,《故宫文物月刊》264期(2005年),页76-89。

    邓聪、吕红亮、陈玮〈以柔制刚──砂绳截玉考〉,《故宫文物月刊》265期(2005年),页70-82。

    周晓陆、张敏:〈治玉说: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三件玉制品弃余物的研究〉,《南京博物院集刊》1984年第7期,页49。

    陈淳:《谈旧石器打制实验》,《人类学学报》-1993年12卷4期,页398-403。

九、成绩评定:

期终考试(笔试,成绩占总分的30%)+实验考核(成绩占总分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