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技术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3-01-11 14:08

考古技术实验室成立于1973年,是川大考古专业在“文革”后期恢复招生后建立的首个实验室。实验室位于江安校区文科楼群二期二区三楼,面积约220平方米。拥有3D激光扫描仪、RTK、全站仪、移动GIS平台、无人机等仪器设备,以及ArcGIS Desktop, 南方CASS9.2, 清华山维等软件。现有专职教师7人、实验员2人。实验室主任何元洪博士。

考古技术实验室承担《考古技术》、《田野发掘实习》、《田野调查实习》、《考古学田野研究》4门课程的实践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始终坚持“紧跟前沿、教研互动”的建设理念,为本科生创新实验、研究生专业培养、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持。

依托考古技术实验室拥有的仪器设备和软件,中心教师近几年共获得四川大学实验技术立项7项;考古学、博物馆学本科生先后获得国家级、校(院)级创新实验项目10余项。近几年在贵州天柱坡脚、重庆武胜苏家坝、四川新津宝墩、青海民和喇家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实习中,实习队的出色表现都得到了合作单位的高度赞扬。考古系本科实习队已经连续十年获评“四川大学优秀实习队一等奖”

考古技术实验室建设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科的研究。近3年,中心教师已经获得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多个项目的获得与本实验室的建设密切相关,这其中尤以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南唐宋石窟寺遗存的调查与综合研究,白彬教授,2013年度;西南地区先秦两汉冶金遗址调查与研究,李映福教授,2015年度)为代表。在这些科研项目开展过程中,大批本科生、研究生的田野工作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以及开展业务的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91f03ef96435662a32d67ea3400405c0.jpg

除教研活动外,中心师生还积极投身于各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先后应邀赴四川金川、什邡、会理、西昌、盐源参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先后承担了江苏泗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河南淅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四川汉源瀑布沟水电站、四川乐山航电枢纽工程等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抢救性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近些年,中心师生70余人次分赴西藏、青海参加“青海玉树通天河流域考古调查”、“玉树勒巴沟石刻遗存调查与保护”、“琼结藏王陵考古调查与保护”、“昌都卡若遗址保护规划考古”,“青海民和喇家遗址保护规划考古”等多个项目,有力地支援了西部地区的文化遗产建设事业。

8da431e7c00263721a2df0846e75ef60.png 3D与仁寿牛角寨石窟测绘(2011年7月) 6accf97bae1f94deea291b54eadffe3d.png安岳玄妙观(2012年4月20日) 9b631b9df016789dd9f4df18ac4ae52c.png丹棱郑山千佛寺(2012年5月12日) 1ef27cd42d5518437ae2d7325f8ea56c.png  仁寿尖兵村(2012年5月26日) 7051a03bd32a3ed16b37ae22db861c52.jpg 学生在贵州考古实习中使用全站仪测绘地形 8e48d7f35f3ef553e2c22c84a4b4bf8b.jpg

   学生使用3D对重庆潼南石窟寺进行扫描

a3aec2a3bebebfe4f98613491cdd161a.jpg

学生使用RTK对西藏琼结藏王墓进行测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