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与“含利”:汉晋图像与文本中的一个误读 & 讲座通讯
发布时间:2023-12-22 14:29
考古科学论坛(第9期)
庞政,现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美术考古、宗教考古。先后在四川、西藏、青海等地开展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承担《中国考古学-3》、《美术考古概论》、《考古学与文明史》、《田野考古(调查)实习》等课程教学工作。目前在《考古》、《考古学报》、《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时间:2023年12月22日 下午15:00-17:00
地点: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517会议室
讲座通讯
2023年12月22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主办“考古科学论坛”第九场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518会议室举行。庞政副研究员主讲《“舍利”与“含利”:汉晋图像与文本中的一个误读》,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煜教授主持。
讲者首先从汉晋时期“舍利”图像由来讲起,舍利图像是伴随着“舍利”或“猞猁”榜题的考古发现而确认的。最早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墓中出现,可惜的是,“猞猁”榜题及其图像发现不久后即损毁,未见于任何出版物上,仅有发掘人员的回忆录记载。李作智在《和林(格尔)汉代壁画墓初次调查记》称,“在‘东王公’的北侧稍偏下一些的地方绘有一盘状物内放有四个圆球形的东西,在其左上方题有‘猞猁’二字。”俞伟超先生将其与同墓所发现的“仙人骑白象”图并列研究,认为这是东汉桓灵时期的重要的佛教图像,后多被引申为这是佛教初传中国的一个证据。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汉代神兽图像和文字榜题的出土,讲者梳理了汉代图像中有关“含利”(以往称为“舍利”)神兽的材料,其形象主要为头生双角而有翼的长吻神兽,往往口含璧、钱或吐出珠状物,流行时代主要在东汉中晚期,在魏晋时期的敦煌地区也有延续。而后依据安阳西高穴M2出土的“画像石一”中的神兽图像和榜题,并且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和出土文字资料,认为此类神兽的名字应为“含利”。将“含利”释读为“舍利”,是长期以来有关佛教初传中国的相关考古图像与文本中一个重要误读。
舍利通指佛骨,舍利信仰是佛教信仰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具有特殊的宗教含义。“含利”兽与佛教的“舍利”并无关连,但却与汉代“鱼龙曼衍”之戏相关,是其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时人认为“含利”是仁义之兽,可以“吐金”,和“眩人”均是来自西方的事物。“眩人”和“含利”的传入中华,使得汉代的百戏更加兴盛,其中包括“鱼龙曼衍”在内的幻化表演与西来的“眩人”和“含利”神兽均密不可分。汉代通西域之后,西来的眩人和幻术表演与西王母为代表的神仙信仰联系起来,将“含利”等神兽图像刻画在墓内,表达了墓主渴望升仙的愿望,是汉晋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因素重构之后形成的产物,但与佛教信仰无关,也不是佛骨“舍利”的象征。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煜教授进行了综合评议,他指出该项研究从细微处入手,深入剖析“含利”图像的来源及寓意,从多角度论证误读产生的原因,逻辑令人信服,具有极强的学术意义。最后,参会师生就汉晋佛教传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博物馆群一期科研楼901(610045)
考古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大学) 版权所有 如有问题和建议请联系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四楼 邮编:610064
Tel:8628-85417695 Fax:85417695